南通格莱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氨气空气混合器厂家供应:静态混合器,再生喷射器,脱硫喷射器,脱硝混合器
新闻动态
分享经济若干问题的研究统计
发布时间: 2018/10/12
  当前,分享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实现经济剩余资源的供需匹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我国分享经济虽起步晚于欧美,但发展速度较快,继在租赁、出行等生活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后,分享经济正逐步向生产、制造等领域延伸,并深刻地改变着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
  一、分享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基于经济学概念的分享经济思想最早起源于对所有制问题的研究。18世纪末,美国雇员所有制之父阿伯特·格来丁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的角度提出在企业中实行雇员股份制,成为员工持股理论的萌芽。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魏茨曼在其著作《分享经济:用分享制代替工资制》中首次提出“分享经济”。作者在书中指出,分享制度早在工业化前的农业中就已经出现,表现为雇用劳动力获取劳动报酬的分成制;工业化时期,英国煤炭工人和钢铁工人的收入直接与喷射器企业产出物的价值相联系,这种支付方式在英国钢铁行业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除此外,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不变工资基金、日本的利润分享制度或基本工资加部分经营分享的混合制度等,大都是从所有制角度,以分享方式对生产经营成果进行分配的不同形式。魏茨曼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制度不合理,必须用分享制取代工资制。由此可见,分享经济在西方最早是从所有制角度观察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专门以促成闲置物品交易为目的的平台企业如eBay等开始出现。进入2l世纪,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消费模式尤其是分享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者可以在无须拥有所有权的情况下,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分享经济的发展浪潮由此掀起,从最初的所有权让渡到使用权分享,再到当前对社会闲置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从最初的汽车、房屋分享,迅速渗透到金融、餐饮、众创、空间等多个领域。使用但不拥有,分享替代私有,分享经济已成为以协同消费、协作经济、点对点经济为特征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二、分享经济对现行统计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新经济的重要内容,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现行统计如何准确反映分享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生产统计及核算范围明显拓宽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因此现行的统计调查是以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调查对象。但在分享经济条件下,个人越来越多地成为产品的供应者和服务的提供者,如何将数量庞大、高度分散、流动性强且规模很小的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生产统计,是一个难题。进一步,在行业和总量等层面,如何对个人生产活动的产出和价值予以核算,并与现行统计核算框架进行对接,同样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消费与投资行为的边界日趋模糊
  在分享经济模式下,个人购买的某些消费品(比如小汽车)因与他人的分享而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品,而是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这一变化使得传统居民消费与投资之间的边界日趋模糊。
  (三)价格统计仍需改进
  分享经济模式下配置的资源因其是闲置期间使用效率的再释放,其价格一般低于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由于分享经济模式下的交易价格在现行价格统计中并未得到充分反映,因此可能会造成价格指数的高估。在分享经济模式下,许多物品、服务(如信息咨询、影视作品)都是免费的,如何计价也是需要研究的。
  (四)对就业和收人统计的要求更高
  分享经济的出现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居民收入来源。尽管现有的劳动力调查和居民收支调查能够涵盖通过分享经济实现的就业和获得的收入,但由于并未对此与传统的就业和收入进行区别统计,因此,基于现行统计衡量分享经济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比较困难。
  同时,分享经济的发展也倒逼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一方面,分享经济发展正在并将继续给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这有利于分享经济统计问题研究,探索将分享经济纳入生产统计及核算的方法和途径,构建更为完善合理的价格、就业、收入等统计调查体系。另一方面,在统计上如何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分享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统计领域普遍面临的难题,努力研究并推进分享经济统计,为中国统计加强与世界统计的交流合作、提升中国统计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分享经济的统计界定和核算